11月24日,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舉辦的聊城大學第二屆哲學月活動之大咖講座第五期于線上舉行,山東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院長劉森林教授應邀以《激進啟蒙與合理啟蒙:馬克思與尼采》為題作了講座。本次講座由聊城大學人文社科處與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主辦,聊城大學哲學系與聊城大學哲學研究會承辦,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院長于學強教授擔任主持人,來自全校百余名師生參加了此次活動。
劉森林教授著重厘清了啟蒙的概念。他先從馬克思對于之前啟蒙概念的批判入手歸納其內涵、特征與貢獻,認為馬克思的啟蒙概念既有激進性,也有溫和性,其突破性體現在從康德單純的哲學意義上的啟蒙概念發展到“政治經濟學”層面的啟蒙概念,同時還反對極端啟蒙,是對之前單純哲學意義上的啟蒙的一個巨大突破。之后,劉教授又對尼采的啟蒙概念進行了澄清,肯定了尼采在這一概念上的貢獻,認為其啟蒙建立在對于知性啟蒙概念的激烈反對上,是一種激進啟蒙,但比起馬克思的合理啟蒙概念尚有不足。最后,劉教授在啟蒙辯證法的是與否問題上進行總結,他認為:無論智慧還是勇氣都是啟蒙所依賴的寶貴品質,是啟蒙的力量和象征。在互動交流環節,老師們就啟蒙的工具性價值和使用價值進行了富有教益的討論。參會師生也對馬克思主義哲學有了更深的認識。
于學強作了總結發言,他指出劉教授的報告,使我們弄清了馬克思與尼采啟蒙思想的異同,以及馬克思啟蒙思想中的激進與溫和、尼采啟蒙思想中的解構與建構的關系;厘清了激進啟蒙、知性啟蒙、溫和啟蒙、極端啟蒙、合理啟蒙,以及無政府主義、民粹主義、歷史虛無主義、現代犬儒主義相關性;澄清了學者關于尼采啟蒙思想的誤解,以及明確了馬克思在啟蒙方面的特點和優勢。報告很富學術性與思想性,充滿了思想的魅力和學術的嚴謹,是名符其實的學術盛宴,必將助力于哲學學科建設和專業建設。
劉森林,哲學博士,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山東省泰山學者特聘教授,教育部哲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現任山東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院長、哲學系教授,中山大學哲學系兼職教授,兼任中國馬哲史學會常務理事、中國辯證唯物主義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應用哲學學會副會長《現代哲學》雜志編委。
(審核 于學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