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是人類把握世界、超越庸俗、詩意地棲居的良好法器。文藝人腳踏實地走在路上的時候不忘抬頭仰望天空。文藝是一種生活方式,是對生命的熱愛,是一種內在精神的追求……”11月13日下午,我校校園文藝與文化研究會組織舉辦文藝分享交流會,展示2021—2022年度研究會團體或個人產出的文藝成果,推進四大主題文藝創作和文明實踐文藝志愿服務活動,引領廣大文藝青年潛心實踐,詩意生活。
分享會上,校園文學研究會會長康健、校園音樂研究會會長王敏、校園文藝與文化研究會秘書長秦治洲、閱讀文化研究會理事梁寶梅、九歌文學社社長尹訓礦等介紹了各分會或個人推出的“紅色創意詩劇”、紅歌合唱團、校慶日文藝展演、《聊大組歌》、劇本《貝多芬》、詩歌《小燕子的故事》等系列文藝作品。線下線上全體參會人員共讀交流名著《中西文明的對照》,了解中西方文明的異同,以史為鑒,拓展視野、知識結構和思想。
會上表彰了“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優良家風、倡導全民閱讀”等四大主題征文獲獎的23位同學。一等獎獲得者、傳媒技術學院徐丙雨結合作品《使命必達》,從靈感獲得、提綱設計、結構安排等方面分享了創作經驗心得。中國作家網總編、知名作家陳濤作線上講座,重點以“倡導全民閱讀”主題為例進行了立意闡釋、構思指導。
志愿服務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是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社會正能量的重要平臺。會上,研究會選聘文學院李平等12名師生文藝志愿者組建文明實踐文藝志愿服務隊,為即將開展的校史館鋼琴演奏、聊大文藝進中小學校、進社區等志愿服務活動拉開了序幕。交流會后,文藝志愿者、音樂與舞蹈學院王敏、王一帆教唱文藝愛好者學唱紅歌《最美的歌兒獻給媽媽》。
校園文藝與文化研究會會長李明蔚在總結講話中談道:“文藝有著啟迪思想、陶冶情操、溫潤心靈的獨特作用,愿廣大文藝青年一直堅持讀書、學習、寫作、實踐,保持和人民、生活、社會、時代、傳統的密切聯系,讓文藝創作、實踐有不竭的動力、源泉和生命力;一直保持對真善美的追求,一起愛文藝,愛生活,詩意、優雅地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永沐暖陽,永續美好!16年來,研究會致力為文藝青年搭建良好的展示分享、學習交流的平臺、舞臺,著力促進校園文藝的發展與文藝人才的成長,為學校文藝、文化與文明的建設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審核 岳增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