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由學生工作處、程代展數學應用科普工作室主辦,數科院承辦的第102期羨林大講堂以騰訊會議的形式舉行,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程代展研究員應邀作了“矩陣半張量積隨想錄之一:什么是矩陣半張量積”的學術報告。聊城大學矩陣半張量積理論與應用研究中心教師、數學科學學院全體研究生及部分本科生,聊城大學物理科學與信息工程學院、化學化工學院、計算機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農學與農業工程學院、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傳媒技術學院、商學院的師生參與了本次報告。
本系列科普報告共分3期,由程代展研究員主講,主題包括矩陣半張量積的發展歷史和現狀、基本建模思想以及在各領域中的重要應用。本系列科普報告旨在對這項由中國人創立的數學工具進行宣傳,讓學生掌握更多建模工具,開拓學術視野,提升數學素養。
本期報告程代展研究員首先介紹了矩陣半張量積的探索歷程、一般定義與基本性質,隨后介紹了矩陣半張量積的歷史和現狀。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半張量積己經成為一個理論完善、應用廣泛的充滿活力的新的學科體系,得到國內外學者的廣泛認可與參與。該理論已被應用于多學科的理論研究中,包括邏輯系統的分析與控制、有限博弈與博弈控制論、代數與幾何(泛維系統)、模糊控制、有限自動機、圖論與隊型控制、代數編碼等。最后,程代展研究員指出矩陣半張量積的理論和應用正在迅速發展,展示出強大的生命力。這是一個極具原創性的新方向,許多新問題、新理論、新應用有待開發,同時也是一個易于學懂、易于參與的新學科,并贊揚了聊城大學矩陣半張量積理論與應用研究中心目前處于學科前沿水平。
本次科普活動的舉辦,為數學科學學院在研究矩陣半張量積方面提供了新的思路,也讓同學們對矩陣半張量積理論有了更具體更深入的了解,使同學們充分認識到矩陣半張量積良好的發展前景,也進一步明確未來努力的方向。
程代展,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矩陣半張量積理論創始人,現為聊城大學特聘教授,聊城大學矩陣半張量積理論與應用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1970 年畢業于清華大學,1981年于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獲碩士學位,1985年于美國華盛頓大學獲博士學位。曾經擔任國際自動控制聯合會(IFAC) 理事(Council Member), IEEE 控制系統學會(CSS)執委,多個國際與國內雜志主編。已經出版了20部專著,在IEEE TAC、Automatica、SIAM J Contr. Opt、中國科學等期刊發表學術論文300余篇。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非線性控制系統、數值方法、復雜系統、布爾網絡控制、基于博弈的控制等。曾兩次作為第一完成人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2008, 2014),中國科學院個人杰出科技成就獎(金質獎章,2015),其他省部級一等獎兩次,二等獎五次,三等獎一次。2011年獲國際自動控制聯合會(IFAC)所頒Automatica (2008-2010)最佳論文獎,目前仍為華人唯一。2006年人選IEEE Fellow,2008年入選IFAC Fellow。
?。▽徍?nbsp;夏建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