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3月2日,山東省教育廳戰線聯播欄目以《聊城大學:“一放三破” 激發教師隊伍發展活力》為題,報道了我校在深入貫徹新時代教育改革方案精神,在崗位競聘、薪酬分配和績效考核等方面的改革新舉措。
聊城大學:“一放三破” 激發教師隊伍發展活力
“不唯學歷唯能力,不唯數量唯質量,不看資歷看貢獻,不看稱號看水平”,聊城大學深入貫徹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方案精神,充分發揮教育評價“指揮棒”作用,放權責、破“五唯”、破“躺平”、破“平均”,深化崗位競聘、薪酬分配和績效考核改革,發揮考核評價導向作用,充分提振教師干事創業的精氣神。
放權責,提高崗位競聘質量。崗位競聘改革中,學校堅持權責下放,推進分類評價,擴大二級學院自主權,將教授四級及以下崗位全部下放到二級學院,學院根據事業發展需要,研究制定崗位競聘工作方案,自主開展教授四級、副教授三級等崗位空崗競聘,放手讓學院根據發展所需選賢任能。一院一策的自主競聘,做到了不同學科的多元精準評價,切實改變了“一把尺子量到底”的評價模式,實現了人崗相適、人盡其才。2022年,學校先后開展專業技術崗位晉升和晉級工作,分別有138人和387人被聘用到新的崗位,專任教師從事教學科研、服務社會的積極性主動性得到充分調動。
破“五唯”,優化崗位競聘評價標準。學校出臺《專業技術崗位設置與競聘管理辦法》,打破常規把專業技術崗位晉級方式分為直聘和競聘兩種,開辟副高一級、中級一級直接聘用通道,符合直聘條件的教師,可不占用所在單位崗位指標,通過認定方式跳躍式晉級到更高級別崗位,而不論學歷資歷、論文數量等情況,真正實現了綠色直達、垂直攀升,為優秀人才脫穎而出、人崗相適創造條件;同時,學校打破專業技術崗位和管理崗位任職界限,提拔42名副教授以上職稱的優秀專業技術人員到中層管理崗位,為專業技術人員開拓更廣闊的職業發展空間。2022年,學校晉級副教授一級崗位的54人中,16人憑借個人實績直聘晉級。
破“躺平”,凸顯考核導向作用。出臺《專業技術崗位人員聘期考核管理辦法》,按照中期考核和期滿考核相結合、發展性評價與過程性評價相結合、正向激勵和負向激勵有機統一的原則,嚴格開展專業技術崗位人員聘期人員考核,推行崗位動態管理,打破終身制、“大鍋飯”;強化聘期考核結果應用,對于考核合格的人員,續聘至同級別崗位等級,對于考核不合格的人員,不得參加競聘晉級并給予降級處理,實現了自主聘任、聘約管理、能上能下的良性循環。2022年完成166名新入職人員聘期期滿考核工作并聘任到相應專業技術崗位,充分調動和激發了廣大教師工作的熱情和活力。
破“平均”,優化薪酬分配體系。出臺《績效工資實施辦法》,大力推進績效工資分配制度改革,堅持把貢獻和業績作為績效分配的唯一標準,建立導向明確、內容全面、層級合理的獎勵性績效工資經費指標核撥體系,優化基礎性績效與獎勵性績效工資比例,提高教學績效占比,實現獎勵績效向教學科研、服務社會成效顯著的教師傾斜。同時,學校對有標志性成果的單位按照50%的比例予以匹配績效點,鼓勵二級單位多出精品力作,對在教學改革、科研創新、學科競賽等方面取得上級獎勵的職工,學校直接發放績效獎勵,對入選“光岳人才”工程的教師,每年發放3萬到30萬不等的人才補貼,對服務社會成績突出的教師,把收益的80%獎勵給成果轉化人。學?!岸鄤诙嗟?、優勞優得、少勞少得、不勞不得”的導向得到充分凸顯,專任教師干事創業、教書育人的內生動力得到充分激發。
圍繞教育評價改革精神要求,學校全面強化黨委對人才隊伍建設工作的領導,完善制度體系,強化政策落實,圍繞師資引進、培育、聘用、考核關鍵環節,2021年以來先后制定了《青年博士引進暫行辦法》《高層次人才引進實施辦法》《“光岳人才工程”實施與管理辦法》等12個相關文件,構建起貫穿教育評價改革精神、具有聊大特色的人才引、育、聘、考分類考核評價體系,為學校高水平應用型大學建設、高等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相關鏈接:http://edu.shandong.gov.cn/art/2023/3/2/art_11972_10310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