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x5v9b"><strong id="x5v9b"><address id="x5v9b"></address></strong></acronym>

  • 首頁> 專題資訊> 媒體聊大> 【中國青年報】請收下這份特別的“思政教育年歷”

    【中國青年報】請收下這份特別的“思政教育年歷”

      【編者按】7月26日,《中國青年報》第9版以《請收下這份特別的“思政教育年歷”》為題,報道了我校在山東省高校中首推“思政教育年歷”,在思政教育中融入節日、紀念日的儀式感和使命感的創新舉措。今日頭條等網絡平臺也轉發這一消息。

      

    請收下這份特別的“思政教育年歷”

      6月5日“世界環境日”,在聊城大學的“微思政課交互體驗平臺”智能教室里,自愿報名的同學們認真觀看了5分鐘思政課微視頻后,開始思考并討論“我們身邊有哪些環境污染問題?”“為了保護環境自己能做什么?”在主持人的引導下,大家的發言真誠而熱烈。

      “節日、紀念日、重大活動日,日日有思政;微課、主題教育、實踐活動,人人受教育”——2022年,聊城大學在山東省高校中首推“思政教育年歷”,選取一年中36個重要節日、紀念日,結合微課、主題教育、實踐活動,無縫對接思政課堂和學生生活,在思政教育中融入了節日、紀念日的儀式感和使命感。

    5分鐘微課,鏈接重大節日與日常課堂

      今年3月,聊城大學全面啟動“思政教育年歷”。馬克思主義學院青年教師劉琳琳和同事們是首批實踐者。3月5日,劉琳琳提前錄制好了《弘揚雷鋒精神 譜寫志愿華章》“5分鐘微思政課”視頻,結合1600多名聊城大學西部計劃志愿者的真實故事,探討新時代如何踐行雷鋒精神。

      提前錄制的微課會上傳到智慧樹等線上學習平臺,在節日當天的課堂上,馬克思主義學院的教師采取“播放視頻+重點講解+師生互動”等方式靈活運用。

      在孟憲霞老師的課堂上,學生們同唱《學習雷鋒好榜樣》,用這種激昂又樸素的方式向雷鋒致敬;在于翠杰老師的課堂上,同學們在熱烈討論“新時代,我向雷鋒學什么?”之后,認真填寫“弘揚雷鋒精神,踐行志愿服務”個人心愿卡,鄭重寫下自己近期的志愿服務計劃。

      作為山東省首批重點馬克思主義學院,該校馬院教學經驗豐富的教授和博士們“試水”5分鐘微課,精心設計導入、講解、小結、鞏固等完備的教學環節。

      他們還順應新時代青年的心理需求,充分利用了本校和本地的德育資源。比如在端午節的微課中,老師們選取了在全國賽場榮獲200多個冠軍的聊大龍舟隊事跡,用隊員們“冬日砸開冰面,夏季頭頂烈日”刻苦訓練的場景,生動詮釋奮勇爭先的龍舟精神?!皠⑧嚧筌姸牲S河”與“中共山東省委重建”等本地的紅色故事,也都成為微課中的重要素材。

      “短、新、活”的36堂微課,串聯了36個重大節日、紀念日,落地生根,成為聊城大學思政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

    全校動員,內外聯動,人人都是思政教師

      4月15日,第7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聊城市公安局政保支隊民警張麗婷走上了聊城大學講臺。她用真實的具體案例告訴大學生們看似平靜的校園生活里也有暗流涌動,教大家如何識別抵制敵對勢力向高校采取的滲透破壞活動,普及《境外非政府組織境內活動管理法》等法律知識,為學生們上了一堂生動的國家安全主題思政課。這一天,學校官方微博等線上平臺還組織了法律知識學習、競賽活動。

      思政年歷的教育活動由校黨委宣傳部牽頭,馬院、校團委、學生工作處、安全保衛處、教師工作部、后勤、工會……都分別擔任某個節日的活動主辦方。

      按照“思政教育年歷“的規定,清明節、烈士紀念日、國慶節等9個重要節日紀念日,都有“升國旗”“唱紅歌”等儀式教育活動;在建黨節、校慶日、毛澤東誕辰紀念日等16個重要節日紀念日,都會組織舉辦主題座談會、演講比賽、征文、“星火影院”觀影等系列紅色主題教育活動。

      5月4日清晨,在映照著朝陽光芒的五星紅旗下,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何夢茹以《團結奮進百年路 青春獻禮二十大》為題為學生們講授微團課。

      五四青年節是聊城大學“思政教育年歷”中的一個重要節日。學校隆重舉行升國旗儀式,校領導為新發展團員代表佩戴團員徽章,勉勵他們弘揚五四精神,傳承愛國情懷。團員面對團旗宣誓,青年學生代表朗誦致敬五四精神的原創詩歌,全體師生齊聲合唱團歌和聊城大學校歌,現場氣氛青春洋溢,嘹亮歌聲響徹校園。

      在馬院錄制的專題微課之外,各學院專業課教師、學生輔導員、民警、后勤職工,還有學生自己,都可以是各種形式微課的主講人和活動參與者,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聯動,師生員工都成了節日、紀念日的組織者和參與者,也都成為教育者和被教育者。

    打造教育磁場 助推“思政教育年歷”向縱深發展

      除了微課堂的不斷推陳出新,聊城大學努力打造教育陣地和磁場,助推“思政教育年歷”向縱深發展。

      譬如,學校網絡中心開辟了思政年歷教育資源共享平臺,各二級單位活動計劃、先進經驗、各種與思政年歷及主題思政教育相關的視頻、圖片、文案等教育資源,可隨時發布至這個平臺,供師生下載使用,學習與分享的精神得以弘揚。

      6月,聊城大學評定并集中推出“紅色文化驛站”“傳統文化驛站”“生態文明驛站”等11個品牌文化驛站,與“紅色文化培根鑄魂”“書香心理文化中心”等11個品牌文化建設項目,打造具有較大規模性、豐富內涵性的教育資源陣地,為“思政教育年歷”的深入實施提供有力支撐。

      在聊城大學黨委書記關延平看來,“新時代的現代化教育,要求我們要以‘系統眼光’與‘系統自覺’,開展好‘系統育人’。依據這份年歷,讓每位大學生在校期間經歷一遍重要節日紀念日文化的思想滋養與精神洗禮。我們要讓重要節日、紀念日成為融文化性、教育性和引領性于一體的系統化、高品質價值載體”。

      【相關鏈接】http://zqb.cyol.com/html/2022-07/26/nw.D110000zgqnb_20220726_3-09.htm

                              http://www.toutiao.com/article/7124447001730613797/?tt_from=weixin&utm_campaign=client_share&wxshare_count=2&timestamp=1658883622&app=news_article&utm_source=weixin&utm_medium=toutiao_android&use_new_style=1&req_id=20220727090022010208102080181EF497&share_token=5d242765-af2e-43b5-94fc-53f5da5105be&group_id=7124447001730613797&source=m_redirect&wid=1659063163550

    版權所有©聊城大學 魯ICP備05001955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74號 建設管理:黨委宣傳部
    富婆推油偷高潮叫嗷嗷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