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下午,由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主辦,聊城大學承辦的“暢游千年運河·樂享中文之美”2023年“漢語橋”線上團組交流項目開班儀式在聊城大學西校區桐園舉行,來自俄羅斯、韓國、越南、約旦、伊朗、基里巴斯、薩摩亞、意大利、孟加拉國等國家和地區120余名中文學習者、愛好者參加了線上線下交互開班活動。聊城大學國際教育交流學院副院長丁海彬主持開班儀式。
在開班儀式上,國際教育交流學院院長孫作頂、授課教師代表聊城市美術館副館長裴玉娜、學員代表越南籍學生阮氏茶媚先后發言,分享了中文愛好者學習中國語言文化的故事,展示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創新案例,表達了對中文的熱愛和以中文聯通世界、共筑美好未來的愿景。
本期項目課程圍繞“中文+大運河”主題,基于漢語語言水平提升、中國文化理解、線上文化體驗三位一體模式設計,涵蓋了旅游漢語、聊城手造、詩詞大運河等特色地方文化,將漢語學習、文化體驗、文明互鑒有機融入學習過程中,為學員們提供了為期一周的中國語言文化學習交流平臺。
此項目是2020年以來聊城大學第四次承辦以“行走的大運河”為主題的“漢語橋”“中文+”線上團組項目,活動先后招收了38個國家和地區共400余名學員參與學習活動交流,助力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
(審核 孫作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