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x5v9b"><strong id="x5v9b"><address id="x5v9b"></address></strong></acronym>

  • 首頁> 專題資訊> 聊大要聞> 聊城大學地理與環境學院姚昕團隊在長江流域湖泊天然有機質環境行為研究中獲新進展

    聊城大學地理與環境學院姚昕團隊在長江流域湖泊天然有機質環境行為研究中獲新進展

      近日,我校地理與環境學院姚昕教授研究團隊在水科學領域國際頂級期刊《水研究》(Water Research)上發表了題為《沿長江流域不同營養狀態湖泊沉積物溶解有機質(SDOM)的性質及金屬結合行為:對比與總結》(Properties and metal binding behaviors of sediment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SDOM) in lakes with different trophic states along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A comparison and summary)的研究性文章。我校2020級研究生樊團團為論文的第一作者,姚昕教授為本文的通訊作者,聊城大學為唯一署名單位?!端芯俊罚╓ater Research)是中國科學院JCR分區下環境科學與生態學領域的一區TOP期刊,2023年影響因子為13.4。

      長江流域水體由河流與若干湖泊連接組成,地理位置、海拔、水文、經濟條件等促進了營養物質、污染物和有機質的動態運輸,流域尺度湖泊沉積物有機質的組分特征及污染物結合行為機制尚不明晰。本研究在長江流域沿線分別采集多個湖泊沉積物,在流域尺度的視角下,運用多種光譜相結合的分析方法,從分子量分布、熒光團類型和官能團等方面定性和定量分析和表征了SDOM的特征及其金屬結合行為,并探討了湖泊SDOM特征、營養狀況與污染水平之間的聯系。結果表明,熒光組成和分子量是影響SDOM與重金屬結合能力的關鍵因素。研究結果為大型河流流域重金屬污染和富營養化防治以及水環境保護研究提供了參考。

      本研究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1977322, 41901120)和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ZR2019BD052)的資助。

      地理與環境學院湖泊生態與環境科研團隊,由姚昕教授擔任帶頭人,致力于湖泊水環境研究,近年來主持5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發表科研論文20余篇,獲得2篇山東省優秀碩士學位論文、2次山東省研究生優秀成果獎,獲得1項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1人獲評山東省研究生優秀指導教師。

      

    (審核 劉杰 張福善)

    版權所有©聊城大學 魯ICP備05001955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74號 建設管理:黨委宣傳部
    富婆推油偷高潮叫嗷嗷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