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學動態
- 精品課程
- 教學成果
-
專業設置
單位名稱 本科專業(91個) 碩士專業 化學化工學院 化學、化學工程與工藝、應用化學 化學;學科教學(化學) 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思想政治教育、哲學、公共事業管理、行政管理、政治學與行政學,政治學、經濟學與哲學 政治學;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學科教學(思政) 文學院 漢語言文學、廣播電視學、秘書學 課程與教學論;中國語言文學;學科教學(語文);廣播電視 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 歷史學、旅游管理、外國語言與外國歷史 世界史;專門史;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學科教學(歷史) 數學科學學院 數學與應用數學、會計學、信息與計算科學 數學;系統科學;學科教學(數學) 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 交通運輸、機械電子工程、車輛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汽車服務工程 車輛工程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材料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金屬材料工程 材料科學與工程;材料工程 物理科學與信息工程學院 物理學、電子信息工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安全工程 物理學;信息與通信工程;學科教學(物理);電子與通信工程 計算機學院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電子商務、軟件工程、網絡工程 軟件工程 商學院 經濟學、工商管理、國際經濟與貿易、人才資源管理、勞動與社會保障、物流管理、質量管理工程 應用經濟學 農學院 動物醫學、園藝、植物保護、園林、食品科學與工程、動物科學、種子科學與工程 風景園林學;動物學 生命科學學院 生物科學、生物工程 生物學;學科教學(生物) 藥學院 制藥工程、生物制藥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教育科學學院 教育學、應用心理學、小學教育、學前教育 教育學;發展與教育心理學;應用心理學;小學教育;教育管理;心理健康教育 外國語學院 英語、日語、朝鮮語、漢語國際教育 英語語言文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學科教學(英語);英語筆譯 法學院 法學、知識產權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傳媒技術學院 教育技術學、廣播電視編導、數字媒體藝術、動畫 教育技術學;現代教育技術;廣播電視 環境與規劃學院 地理科學、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地理信息科學、環境科學 地理學;學科教學(地理) 建筑工程學院 土木工程、建筑學、工程管理 風景園林學;建筑與土工工程 音樂學院 音樂學、音樂表演、舞蹈學、舞蹈表演 音樂與舞蹈學;藝術學;學科教學(音樂);音樂;舞蹈 體育學院 體育教育、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運動訓練 體育教育訓練學;學科教學(體育);體育碩士 美術學院 美術學、環境設計、視覺傳達設計、產品設計、服裝與服飾設計、書法學 美術學;藝術學;學科教學(美術);美術;藝術設計 醫學院 口腔醫學 大學外語教育學院 學科教學(英語) 馬克思主義學院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思想政治教育
- 我校在全國大學生先進成圖技術與產品信息建模創新大賽中獲10項獎勵2020-11-23
- 我校在第十一屆“藍橋杯”全國總決賽中獲得好成績2020-11-18
- 第七屆聊城大學大學生科技創新大賽順利收官2020-11-19
- 環境與規劃學院榮獲2019年易智瑞開發競賽特等獎2019-10-20
- 農學院發揮農科專業優勢積極服務鄉村振興2018-11-09
- 聊大講壇:柳建輝講解黨的二十大的主要精神和歷史貢獻2022-11-29
- 黃小洲談科學解釋學的解構之維2022-11-28
- 聊大講壇:劉森林談激進啟蒙與合理啟蒙2022-11-28
- 聊大講壇:劉鴻武談“區域國別學集成建設,人類共享知識伙伴關系”2022-11-21
- 弘揚傳統文化 圖書館新進“典亮世界叢書”2022-11-18
-
自建校以來,學校始終以教學質量、人才培養為立校之本、辦學之基,堅持以教學為中心,不斷深化以適應學生多元化發展人才培養模式為核心的教學改革,探索和實施了“三二三”人才培養模式,組建季羨林學院舉辦拔尖創新人才“實驗班”,實施卓越工程師、法律人才、農林人才、卓越教師等卓越人才培養計劃,持續優化校企合作“訂單式”人才培養和“大學、政府、中小學”合作三位一體的教師教育人才培養,開展“課程+基地+項目+團隊+競賽”五位一體創新創業教育等,形成了尊重學生自主選擇、適應學生多元發展的“因材施教、分類培養”教育教學體系,教育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得到全面提高。學校建有國家級特色專業4個,教育部“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1個,山東省“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3個,山東省高水平應用型立項建設專業(群)8個,山東省應用型人才培養特色名校省級重點建設專業24個,省級品牌特色專業12個;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國家級雙語教學示范課程1門,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3門。全國首屆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國家教學成果獎二等獎4項,省級教學成果獎69項。省部級及以上教研教改課題41項,國家級規劃教材3部。在“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國際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等各項競賽活動中,我校學子每年獲得獎勵5000余人次,其中冠軍或一等獎獲得者達幾百人次。2007年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成績優秀。2012年被確定為山東省首批應用型人才培養特色名校立項建設單位。
-
學校高度重視研究生教育工作,并積極探索、努力推進研究生教育模式改革,研究生教育質量不斷提高。
學校積極探索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模式,逐步形成了突出職業技能的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避免套用學術型碩士“學術本位”標準來衡量專業學位研究生質量,避免培養標準與學術型碩士培養標準類同。
凸顯研究生培養過程中的學校學科特色,充分利用特色學科、優勢學科資源,凸顯研究生培養過程中的學科特色,大力提高研究生的創新實踐能力。
以專業教育為依托,大力加強研究生人文精神、科學精神和創新精神教育,積極搭建平臺,創造條件,鼓勵研究生積極參加各種課題研究以及科研立項,創建激勵機制,為研究生創造良好的創新環境和開放的學術環境。
趙振林做客“名師名校長講壇”
-
亮點一:
設立成人教育科研立項基金,鼓勵教職工開展成教研究
聊城大學一直把理論研究作為管理和工作創新的重要手段,鼓勵教師和管理人員結合工作實際,積極開展成人教育理論和教學研究,為新時期成人教育的改革發展提供良好的指導。從2010年開始聊城大學執行成教科研項目立項制度,制定了《聊城大學成人教育科研立項管理辦法》(聊大校發[2010]27 號),2014年制定了《聊城大學成人教育項目經費使用辦法》(聊大校發[2014]131 號)以及《聊城大學成人教育類教學研究項目評審辦法》,設立了成人教育科研立項專項基金,用于資助開展項目研究。每年五月份進行項目立項,項目申請書由繼續教育學院教學部匯總后進行初審;初審合格的項目,提交專家組匿名評審;繼續教育學院按專家評審得分總和從高到低排序,確定一定數量的項目進行資助。截止2016年共立項148項(每項資助2000元,不含自籌經費的9項課題),投入項目建設經費27.8萬元,在《中國成人教育》、《繼續教育》、《成人教育》、《繼續教育研究》、《中國遠程教育》等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100多篇,有效激發了成教管理人員和成教專業教師的科研積極性,成教科研成果不斷豐富。2017年底修訂《聊城大學成人教育科研立項管理辦法》,資助經費提高到每項3000-5000元。
亮點二:
校企合作辦學,促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
自2004年始,聊城大學和魯西集團(原魯西化肥廠)合作,開辦魯化大專班,為魯西集團訂單式培養專業人才,2011年聊城大學與魯西集團進一步深度合作,在原魯化大專班的基礎上聯合成立聊城大學魯西化工工程學院,實現高校人才培養與企業需求的無縫對接。截止2016年,聊城大學已為魯西集團累計培養畢業生近2000名,學生畢業后直接走向工作崗位,受到用人單位的一致好評,大部分畢業生已成為魯西集團的技術中堅和從事高技術含量工作的骨干,部分學員已走上基層領導崗位,為魯西集團的迅猛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目前,聊城大學為魯西集團定向培養在校生340余人,分布在化學化工學院、物理科學與信息工程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三個學院的三個不同專業。
作為山東省首家校企合作辦學的實體單位,魯西化工工程學院以服務學生成長成才、服務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為己任,充分發揮自主辦學的體制和機制優勢,大力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和創新。緊緊圍繞校企合作聯合辦學的特色,打造“定向生”品牌,對學生實施半軍事化管理,培養以科學基礎、時間能力、人文素質全面發展的企業后備人才。充分利用學校雄厚的師資力量、先進的教學設施,強化學生的理論教學,利用企業資源優勢增加相應的技能實訓,實現了理論與實踐的深度結合。
亮點三:
國家級教師教育培訓成效顯著
在國培教師培訓項目實施過程中,聊城大學積極探索“大學、地方政府、中小學?!比灰惑w協同合作機制改革,針對過往教師培訓注重面授、輕后期跟蹤學習,重理論研修、輕實踐運用,重問題預設、輕問題生成等現狀,設計出“一二三四遞進式研修模式”:一是指骨干教師高端研修與青年教師助力研修“一拖一”培訓模式;二是指問題引領和混合式兩種培訓方式;三是指“集中培訓——網絡研修——名師研究聯盟活動”三個階段;四是指“問題的梳理與澄清——研究課題的確立與選擇——研究課題的實施——結題與展示”四步驟。
同時,培訓實施過程中聊城大學對項目進行了多項改革,采用“卷入”策略,搭建培訓一體化橋梁。把大學教師、職前學生、受訓教師資源卷入到整個培訓的過程中,資源雖有限,創意卻無窮,形成了“問題引領、任務驅動、職前職后一體化”的培訓特色。